王萍萍: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美食 2025-04-05 12:17:44 510 0
开班仪式上,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法宣处一级警长王佳首先就全省公安交警系统以训促战交通安全巡回宣讲实战大练兵活动的相关工作情况,对参训人员进行了简单介绍。
黔西南州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经州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前公示(排名不分先后)。罗天书,男,布依族,1968年12月生,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党委委员、副场长,拟任州直单位正处级领导职务。
刘海峰,男,彝族,1972年2月生,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兴仁市委副书记(保留正处长级),一级调研员,拟进一步使用担任州直单位正处级领导职务。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通过电话、信件、短信、网络等方式,在公示期间向州委组织部干部监督举报中心反映。公示时间:2021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26日止。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2021年8月19日来源: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除夕夜到派出所陪陈陟凌(左5)过年树立一面旗兼顾大爱小家于公,他是党员、是干部、是警察,忠诚担当去履职;于私,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尽力让爱不缺位。
陈陟凌组织民警、辅警、警务助理深入各机关单位、学校、村组、企业,广泛开展微警务宣传和发展群成员活动。了解情况后,陈陟凌向方某虎说明恢复户籍的法定条件,亲自带队到对方户籍所在地六盘水市公安局六枝特区分局龙场派出所查找相关档案,又联系到方某虎的哥哥为其证明身份,最终解决了方某虎的户籍难题。2017年底,湖面基本达到污水无直排、航道无障碍、堤防无损毁、河道无淤泥、河面无垃圾、水域无污染的六无标准。
水生态治理并非对非法养殖一关了之。勠力同心 巩固生态成果盛夏,在兴义市乌沙镇岔江村境内的黄泥河,河面碧波荡漾,白鹭飞翔,岸边绿树成荫,花草芳香。不仅如此,随着黔西南的生态环境渐好,不少村庄和湿地公园还吸引钳嘴鹳、牛背鹭、白鹭等珍稀鸟类陆续光临,黔西南州还被列为全国首批46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黄泥河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我省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钱凌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黔西南实践生态家底厚 绿色发展强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晴雨四时,游客不绝。当前,全州共有410条河库设置河长,并安装河长公示牌1637块。黔西南州的生态大文章越写越精彩,漫步兴仁市小坪寨工业园区,这一以重工业生产为主的开发区,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2021年,黔西南州还将完成营造林30万亩。
黔西南人很早就做出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思考与探索。册亨县森林覆盖率达72.37%,全县有4679名和韦正贵一样的生态护林员,常年坚守在巡山护林岗位上,用年复一年的脚步丈量黔山磅礴、守护国土苍翠。并修订完善了全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文件来源:黔西南州教育局 编语来源:兴义升学。
黔西南州2021年中考成绩将于7月15日正式发布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不是守住大山固穷。
背靠大山过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持续成功举办,黔西南靠着丰厚的生态家底,大力发展以山地旅游为代表的民族特色山地经济,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村庄遍布金州大地。册亨县森林覆盖率达72.37%,全县有4679名和韦正贵一样的生态护林员,常年坚守在巡山护林岗位上,用年复一年的脚步丈量黔山磅礴、守护国土苍翠。
黄泥河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我省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到2018年4月,全州境内的万峰湖库区467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全部拆除。从建设绿色黔西南、生态黔西南,到打造美丽黔西南,这一理念推动黔西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十三五以来,黔西南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3个地级、1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主要河流14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全州所有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辐射、噪声、重金属等环境质量持续安全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标志性战役阶段性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高位推动 写实生态底色这是美丽黔西南的动人景象游客三五成群,乘船穿行在群山深处的万峰湖上,只见青山葱绿,微波粼粼,湖色蔚蓝。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5.6%。
人们到这里,欣赏绿色乡村的无限风光,感受黔西南州绿色发展路上的一次次求索、一个个奇迹。已建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9座,饮用水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9座,大气环境辐射监测站1座。
同时,万峰湖生态治理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办理的首起公益诉讼案,直接推动广西、云南有关地区与黔西南州同步开展治理工作,万峰湖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水生态治理并非对非法养殖一关了之。
黔西南州的生态大文章越写越精彩,漫步兴仁市小坪寨工业园区,这一以重工业生产为主的开发区,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如今,万峰湖网箱全无,一江碧水南去,两岸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渐成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动水生态环境治理中,黔西南州责无旁贷扛起珠江流域上游责任,率先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强力推动万峰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渔民转产上岸工作。2021年,黔西南州还将完成营造林30万亩。
黔西南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持清网、清源、清岸、清违强力推进,强化干支同治、水岸并举,同步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持续巩固水生态治理成效。不仅如此,随着黔西南的生态环境渐好,不少村庄和湿地公园还吸引钳嘴鹳、牛背鹭、白鹭等珍稀鸟类陆续光临,黔西南州还被列为全国首批46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
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77亿元,完成营造林420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2.66%提高到2020年复核的61.17%。随着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在黔西南州推动下,2017年10月,经云贵两省三地(曲靖市与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共商,探索建立《关于加强黄泥河流域河流断面监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机制》等五项机制,三地坚持源头治理和流域共治,黄泥河水逐渐变清。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黔西南治养结合。完成11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任务,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施预测预警预报,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6个100%制度逐步落实,完成11家化工企业整治任务。
2021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1358.47万人,同比增长153.6%,旅游收入155.07亿元,同比增长182.92%。过去,黄泥河水如其名。很长历史时期里,大山是闭塞、是贫困的代名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黔西南实践生态家底厚 绿色发展强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晴雨四时,游客不绝。
2017年底,湖面基本达到污水无直排、航道无障碍、堤防无损毁、河道无淤泥、河面无垃圾、水域无污染的六无标准。当前,全州共有410条河库设置河长,并安装河长公示牌1637块。
2020年,兴义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被列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地方,并获得奖励。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黔西南,这也成为黔西南州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国际旅游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
村口宣传展板上,醒目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贵州多山,黔西南几乎全域皆山。